返回主站首页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915队金口河区梁家槽崩塌等5处地灾野外勘查纪实
来源: 915水文队 作者:洪广创 郭志勇 汪银霞 编辑:彭俊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21-02-05

“风餐露宿,跋山涉水”这些是地质人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状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有时还要经受生与死的考验。2021年1月,对于915队金口河区梁家槽崩塌等5处地灾勘查项目组的5位队员来说,他们就经历了一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生死考验。

地灾点远景图

1月11日一大早,迎着冬日的暖阳,915队地质工程公司副经理郭志勇带领唐宏旭、吴长夺2名队员奔赴金口河区,开启了梁家槽崩塌、陈二屋基后山崩塌、上板栗坪滑坡、刘河坝泥石流和赵坡岗不稳定斜坡5处地质灾害野外实地调查的征程。一路上阳光明媚,天湛蓝透彻,远远望去,隐约可以看见远处峨眉山的金顶。好的天气,美的景色,好的心情,队员想象着今天的工作也一定能够顺利。一到金口河,他们就直奔上板栗坪滑坡现场,经过近一天的全面踏勘,队员们基本摸清了滑坡范围、成因及机制,并落实了钻机的布孔位置、清苗赔偿等事宜。第一天的工作正如他们想像的那样,一切顺利,圆满结束。

1月12日,当队员们来到地处大渡河金口大峡谷的陈二屋基后山崩塌点,准备开始第二天的工作时,一场大风不期而遇,预估风力达到7级以上。队员们本想用无人机试飞进行现场采图,可是无人机还未离开地面就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辗转多个点位尝试后均以失败告终。当天下午,只能放弃野外工作,返回驻地,整理资料。

技术人员唐宏旭徒手攀爬岩壁

张明峻攀爬岩壁

董义在向导的带领下攀爬岩壁

1月13日,吃过早饭,队员们又向着目的地进发了。一路上,他们不断祈祷着今天没风,或者风小一点,不影响无人机作业。可是当他们到达工作点时,风还如昨天一样的大,无人机根本无法作业。看着陡峭的崖壁,郭经理百感交集。“在这多待一天,就多花一天的成本,这还是小事,关键是时间不等人啊,业主报告催的紧,但不进行拍照,无法掌握地灾点的岩石节理、裂隙发育情况,也不能对地灾治理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郭志勇在心里盘算着怎么办。经过与其他组员商议,他们决定采用最原始的办法,人工拍照,这就需要高倍相机。于是他们向公司救援,让公司派人带上高倍相机过来支援。上午,他们只好前往上板栗坪滑坡勘探现场进行地质编录、取样。下午,对梁家槽崩塌点进行初步踏勘,然后联系当地群众,协商明天带路进山事宜。当天,公司派来的董义、张峻明两名技术人员与他们顺利会合。

14日,按照昨天商议的工作方案以及对队员身体状况的综合分析,郭经理派唐宏旭和吴长夺两位勇士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上山踏勘。陈二屋基后山崩塌点位于陡崖中部,距大渡河垂直高差约500米,整体后山坡度约60°,局部近90°,看着这险峻的地形,荆棘密布的羊肠小道,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坠入波涛汹涌的大渡河。为了把灾害点的岩体破坏机制、形状特征调查清楚,唐宏旭、吴长夺两位队员没有丝毫的退缩,毅然决然地接受了任务。他们也清楚,从事地质工作,从来都是与危险相伴的,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习以为常的。就这样,两位队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他们手脚并用,短短不足3里长的一段路,他们来回共花了4个小时。经过他们的努力,成功获取了灾害点最全面的地质资料,为后续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项目组唯一的女性,看似文文静静的董义,同男同胞一样,为了对地灾点的地貌、岩性等有更直观的了解,她爬起陡坡、钻起灌木丛来也是毫不含糊,完全没有女性的弱不禁风,不堪重负的样子。

这就是915队金口河区梁家槽崩塌等5处地灾勘查项目组5位年轻人,他们果敢坚毅,他们无怨无悔,他们是915队年轻一代的代表。前行的路依然充满艰险,但他们依然会风雨无阻,继续发扬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精神,这就是915人的担当,这就是915人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