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是第48个全国“质量月”。省地质局高度重视质量建设,认真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在保障产品、服务成果质量,提升全局质量管理水平,推进四川地质品牌建设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积极成效。
参与标准、工法的起草制定,对于树立单位行业领导地位,提升品牌形象和行业话语权有着积极作用。地质工作作为典型的科技工作,技术属性贯穿始终,需要多方面遵循相应的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长期以来,省地质局积极倡导局属单位参与标准、工法等技术文件的制定工作。通过严格对标规范、持续优化工艺流程,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四川省第三地质大队、四川省第四地质大队、四川省第十一地质大队和四川矿产机电技师学院等局属单位,参与制定了一批技术规范,并取得积极效果。以十一大队为例,面对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日益凸显的地下空洞、管线腐蚀等病害问题,该队充分发挥其在城市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技术优势,立足生产实际,总结技术经验,加强科技攻关。在地下水活动引发的土体疏松、空洞等探测方法与数据处理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团体标准《平原型城市地质灾害探测与风险评估技术规范》的制定提供了标准化参考数据和典型案例。
在参与标准制定过程中,该队各方面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技术能力显著提高,复杂场景下探测方法更加成熟,数据处理精度和效率提高30%以上;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探测—校验—反馈—优化”的全流程质量控制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培养出一批懂技术、通标准的复合型人才,为后续科技创新储备了核心力量;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单位形象得到显著提升,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未来,省地质局将持续支持局属单位加强与标准制定机构沟通,主动服务于各类标准、工法的起草制定,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贡献地质技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