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四川省地矿局
高原铸剑|将中国山水工程论文写在大地上 二大队的生态修复史诗
来源: 第二地质大队 作者: 周艾娴 编辑:王丽 发布时间: 2025-09-02

2022年12月,“中国山水工程”成功入选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若尔盖山水工程作为中国山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生态文明战略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实践,是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理念在高原湿地的生动体现。四川省第二地质大队生态修复团队,在这场“重塑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攻坚战”中,扎根若尔盖,为中国山水工程写下深刻的注脚。

今年全国生态日当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4)推出特别节目《生态中国》聚焦若尔盖,二大队参与研发的“围栏封禁+高山柳沙障+灌草复合种植”等核心技术被重点呈现——这些由高山柳编织的生态网格,像给沙地系上“绿丝带”,既锁住了流沙,更催生出新的植被群落,生动诠释着“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实践智慧。

 

二大队高级工程师向国萍解密何为“柳沙障”

2024年初秋的清晨,若尔盖草原的晨雾漫过泥炭地的褶皱,那些深褐色的泥土正将昨夜的雨水悄然锁进地下,二大队技术人员正踩着露水出发,采样袋刚取的土壤样本散发着泥土的清香。在这片平均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他们的脚印与黑颈鹤的爪印重叠在湿地边缘,像一群静默的标点,标注着生态修复的刻度。

引领:从擘画蓝图到生态华章

 

 

若尔盖湿地公园

今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20年前,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重要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两山”理念深入人心,各项举措落地生根、成果丰硕。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绿色变革中,二大队挺身而出,开启了一段震撼人心的绿色征程。

早在2017年,若尔盖就被二大队纳入“守护青绿”的蓝图。当全球气候变化裹挟着鼠害与超载放牧袭来,土地沙化、湿地萎缩、草甸裸露,正一点点褪去草原的霓裳——在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方针的指引下,二大队决心开展生态保卫战。

2017年底,二大队以队长、总工为牵头人组建生态修复团队,在川西北高原播下了守护绿水青山的第一粒种子。他们踏过冰封的沼泽、丈量沙化的山脊,克服严寒和高原反应等困难。2019年,团队成功中标“若尔盖山水项目立项方案编制”项目,为后续深耕打下关键基础。2022年,里程碑式的突破接踵而至——若尔盖山水项目在全国19个省市项目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20亿元中央财政和24.9亿元省财政配套支持。

二大队队长许向宁(中)带队在黄河岸边调研相关项目情况

截至今年6月,23.25万公顷土地重焕生机:草原以85.5%的覆盖度铺展绿毯,湿地将54%的水域温柔环抱,山脊被12.53%森林织就绿屏,每年3.33亿立方米的水源正悄然滋养大地。“天-空-地-网”监测体系如敏锐的眼眸,数字“生态双胞胎”似精准的镜像,而“生态+民生”的暖流,让牧民的笑容与草芽共生长。20余篇论文、3部专著、10余项专利凝结着智慧,自然资源部2023年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与2024年生态修复创新技术推广名录的认可,更为这份守护增添了沉甸甸的分量。

破局:于冻土上锚定“生态坐标”

 

2022年夏,《四川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方案》通过评审的消息传到二大队时,办公楼的灯光亮到了后半夜。手捧这本沉甸甸的方案,队长许向宁不禁回想起那些和项目组“战斗”的无数日夜——办公室成了“作战室”,墙上贴满卫星遥感图,桌上堆着厚厚的地质勘查数据,连会议室的白板上也写满了湿地修复的技术参数……

“光实地勘查就走了近百次、数万公里。”方案编制骨干成员,二大队副总工向国萍博士谈起那段日子,依旧十分动容。为了摸清若尔盖草原湿地的“家底”,许向宁带领团队分成6个小组,走遍了阿坝、红原、若尔盖、松潘4县的湿地。高海拔地区强烈的紫外线将大伙儿的脸晒脱了皮、零下十几度的寒风中被冻得握不住采样铲的手指……就这样一步一步丈量,团队终于厘清了湿地退化的“症结”:32处泥炭裸露区、17条断流的季节性河流、24片沙化草地,这些精准的“生态病灶”数据,成了方案编制的核心依据。

高顶山矿区地质环境生态修复项目施工现场

2021年底的近4个月,是方案申报的关键阶段,恰逢高原冬季大雪封山。为了赶在截止日前提交材料,许向宁带领项目组,在县城的小旅馆里连夜加班,吃住全在办公室,很多时候凌晨两三点,大伙儿一边吃着泡面,一边谈着工作。方案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要依据最新的政策、规范和要求反复琢磨修改。没有暖气就裹着棉被写报告,电脑被冻得频繁死机,就揣在怀里暖一暖再继续……

一组数据,就是一部奋斗史!从2019年项目申报到成功,1000余个日夜,100余人次进阿坝州跋山涉水收集一手数据,20多次与阿坝州各级机关单位对接座谈,100余个方案修改版本,近20次资深专家咨询论证,30余稿答辩陈述材料及多媒体汇报,5次自然资源厅及州委、州政府组织的全流程仿真模拟演练……

用高山柳制成草方格沙障以消减风力、防风固沙,促进植被恢复

当项目获批的消息传来,若尔盖草原的烈日下,这群沉默的地质人狂欢击掌。高原紫外线灼得人皮肤发烫,汗珠顺着额头滑进眼里,辣得人眼眶发红——这是“十四五”开局以来四川最大的生态修复项目,是二大队人用专业、创新和执着啃下的硬骨头!

创新:让“若尔盖模式”为中国山水工程贡献方案

 

在二大队的地质数智展厅,《黄河上游生态修复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示范》一书格外引人注目。以王桥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对相关成果给予“国际领先”的评价,“若尔盖模式”为全球高原湿地修复提供了“中国方案”,二大队在生态修复领域构建起的“科研攻关+野外实践+成果转化”完整技术链条,每一环都镌刻着二大队生态修复团队6年多的持续深耕。

截至2025年上半年,团队已承担11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聚焦高原湿地碳汇监测、泥炭地修复技术研发等前沿领域;推进多项二大队队内创新基金项目,重点攻关高寒区生态监测设备研发、退化草地恢复模式等关键技术。2023年底,以二大队为依托单位,联合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阿坝州净土阿坝农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建省部级科研平台——黄河上游若尔盖生态修复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建设,成为支撑川西北生态修复的重要科研枢纽。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彭书明教授围绕若尔盖湿地草原沙化机理展开探讨交流

在科研项目的持续驱动下,团队已授权15项发明专利,发表论文21篇,其中3篇登上国际期刊,将若尔盖湿地碳汇机制研究成果推向世界,让理论突破转化为可落地的技术方案。

团队还在若尔盖建成3个野外试验基地,布设180个生态监测点,覆盖泥炭地、草甸、河流,织就立体监测网络。通过“微型坝+植被重建”技术体系,试验基地泥炭地水位回升,苔草覆盖度从35%提升至62%,藏原羚、黑颈鹤等珍稀物种活动频次较2022年增加40%。

此外,在生产经营与社会服务中,团队还将创新延伸到多个领域:在九寨沟湖泊治理中,应用“水文地质建模+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为5000万元生态恢复项目提供科学支撑;在荥经大熊猫国家公园项目中,通过“无人机航测+生态廊道建设”,助力8800万元工程量的野生动物迁徙通道落地。

 

松潘县2022年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地综合治理子项目修复前后
 

深耕:从川西北走向全国的生态修复实践

 

时间回到2024年盛夏,二大队技术人员分小组顶着烈日,在阿坝、红原、若尔盖、松潘4县开展中期评估。他们背着相机和卷尺,对每一个二级子项目进行“体检”:查看草地围栏的牢固度、核对湿地补水工程的流量、检查资金使用台账……这样的场景,只是二大队生态修复工作的日常。

2025年7月,二大队再传捷报——成功中标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修复后续项目,涵盖5个子项,治理面积达951.3公顷,总投资1.1亿元,实施周期1年。该项目的落地,不仅是对前期修复成效的巩固,更标志着二大队“技术输出”模式的成熟。从川西北到全国,他们将“地质技术+生态修复”经验复制到湖南茶陵、浙江余姚、湖北枣阳等地,中标省外项目合同额超8000万元。

黄河边为防沙治沙所播种的草籽已长出植被

更具突破性的还有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模式的探索。二大队与中建六局联合体中标留坝县4.2亿元褒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将生态修复与文旅开发结合,通过“治理-运营-收益”的可持续路径,让废弃矿山变身文旅金矿,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这种模式在若尔盖山水工程中同样得到验证:项目累计修复生态面积23.25万公顷,年增水源涵养量超3.33亿立方米,阿坝州黄河出境断面水质达Ⅰ类,大气质量排名全省第二、全国第六,群众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超95%。

红星镇扎窝村采石场修复前后对比

众多项目的落地,不仅巩固了前期修复成效,更标志着二大队“技术输出”模式的成熟。谈及今后规划,许向宁成竹在胸:“若尔盖山水工程只是起点。队属地质集团公司承接的黑河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子项目,投资2200余万元,正全力清理河道采砂痕迹,让浑浊河水重归清澈;投资约1亿元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县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已完成300亩退化林地改造,油松苗在石缝中扎下了根。更长远的布局也在稳步推进:原化勘院的化工地质矿山实验室正升级改造,未来将新增农产品与生物样品检测能力,成为川西北生态监测的“眼睛”;与四川省生态环保集团的战略合作,正推动更多生态修复技术走出实验室,落地为看得见的绿水青山……”

 

岷江源修复前后

从若尔盖出发,二大队人用脚步丈量生态的刻度,用技术书写绿色的答卷,他们始终以“地质报国”为初心,守护绿水青山,在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考卷上,书写着地质人的壮美史诗。

作者:赵文君

相关推荐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北路一段25号
电话:028-83232612
事业单位 政府网站找错
  • 微信微信
    微信二维码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