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首页
做地质科技工作的急先锋,当地质灾害的“吹哨人”——207队助力西藏提升地灾监测预警能力
来源: 207地质队 作者:龚骏 编辑:彭俊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21-04-30

4月18日,207队完成了西藏自治区2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普适性监测仪器的安装工作。为这2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装上了“哨子”,实现了地质灾害的半自动-自动化监测和预警,在群策群防的基础上构建起专群结合的地灾预防体系。

据207队副队长王嘉昆介绍,近年来,西藏自治区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断加强对地灾隐患点的主动预防,持续推动地质灾害的高效精准预警。该项目于2020年12月中标,包含2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分散在昌都、林芝、山南、日喀则、阿里地区,东西跨度达到3000公里,是西藏自治区新型高效的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网络的组成部分。

项目组的任务就是要把20枚“哨子”精准、科学、有效分发到这20个灾害点上。

方案编制:精准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项目组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迅速组织2名正高级技术专家和17名专业技术人员编写实施方案,针对技术细节和难点,设备指标和管理,实施要求和标准等逐一开展技术攻关。根据不同地区地质环境条件、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特征,项目组量体裁衣,因“灾”定措,为每一个灾害点制定精准的专项实施方案,确保每个灾害点都有适合自己的“哨子”。

讨论制定每一个灾害点的监测预警方案

针对技术难点开展专项攻关

实施过程:科学

实施过程的科学性,决定了监测体系的有效性。让“哨子”在需要的时候响起来!这是项目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实施初期,项目组抽调遥感专业技术人员,采用大比例尺、高精度遥感影像对20个地灾点的分布特征、威胁对象进行分析,随后派出人员进驻现场,开展踏勘和测量,收集灾害体边界,危险区范围等一手数据,现场绘制剖面,确定监测设备选取和安装位置。对于人员无法到达的陡、险区域,项目组则采用无人机航拍的方式进行现场“绘图”,确保每个灾害点接受无死角“体检”,从而保障监测设备选择合理,安装精准,作用发挥有效。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项目组争分夺秒抢抓时间,一方面加强与设备供应商联系,组织设备有序进场、安装、调试,一方面加强与当地职能部门的沟通,构建起专群结合的地灾预防体系。

实施结果:有效

目前,项目组已经完成20个点的监测设备安装,主要包括:一体化GNSS监测站18套,雷达泥位计7套,无线电预警广播19套,雨量计19套,裂缝计14套,倾斜仪26套,泥石流断线监测站4套等,比预定完工时间提前了37天。经过现场测试,20个灾害点的设备运转正常。接下来,项目组将接受业主方的野外验收检查。

届时,20枚哨子将正式上岗,为一方群众保驾护航。

据悉,自新一届队领导班子实施“走出去”战略后,207队便扎根西藏,以“政府之所需,企业之所求,民生之所盼”为切入点,陆续介入生态搬迁场地勘察,地灾勘察设计、地灾监测等各类民生项目,专业的技术能力,实干的工作态度获得了业主和当地群众的好评。

207队队长王晓辉表示,下一步207队将依托专业技术优势,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合作,在山水林田湖草沙、地灾防治、生态修复、清洁能源、工民建等领域持续发力,有效注入地质科技能量,为西藏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为打造西部地质创新高地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