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昆仑,雄踞西域。在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的西昆仑山脉深处,四川省第四地质大队地质勘查队员们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坚定信念,深入新疆于田县-策勒县苏贝希地区,全力推进该区域铜金多金属矿普查项目。面对高海拔、强切割地形和极端气候的重重挑战,他们用专业与汗水书写着新时代地质人的使命担当。
战略资源勘探,助力区域发展
苏贝希地区位于西昆仑成矿带核心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寻找大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的潜力。为响应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号召,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四川省第四地质大队受命承担该区域普查任务。项目旨在通过系统的地质调查、物探、化探及工程验证等手段,查明区域成矿规律,圈定找矿靶区,为后续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助力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项目驻地
向险而行,科技赋能
工作区地处高寒山区,氧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地形切割强烈,悬崖峭壁、冰川河谷纵横交错,交通、物资补给极为困难。面对“生命禁区”的考验,项目组提前制定应急预案,配备高原医疗设备,开展全员适应性训练。队员们背着几十斤的仪器装备,踏积雪、攀陡崖、越冰河,每日徒步十余公里开展野外作业。在技术攻关上,为克服地形切割强烈及覆盖厚基岩露头少的困难,项目组应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遥感解译+地表填图的方式,初步了解区域地层及构造格架,下一步将采用物探激电中梯测量、化探剖面测量、大地电磁测深等先进技术,提取各类找矿信息,提高勘查精度。通过传统方法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目前已成功完成1:1万地质测量(草测)40平方公里,1:2千地质剖面测量29公里,1:1万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3公里,样品分析测试124件,取得阶段性初步成果。
发现潜力矿点,展现找矿前景
经过数月艰苦奋战,项目组取得初步成果:通过地质测量、样品测试等工作,初步确定矿区找矿潜力地段为蛇绿混杂岩带与沉积岩、变质岩接触部位。目前该区已发现多个矿化异常点,下一步将通过物探激电中梯测量、大地电磁测深、化探剖面测量、探矿工程等进行探索及验证,为后续地质工作提供坚实基础。
“这里虽然艰苦,但脚下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找矿的希望。”项目实施部门负责人孟標表示。在极端环境下,四大队项目组队员们以帐篷为家,与风雪为伴,面对高原反应、物资短缺等困难,始终坚守岗位。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青年技术骨干勇挑重担,老地质专家传帮带。这支平均年龄仅32岁的队伍,用行动诠释了“三光荣”(以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精神和新时代地质人的家国情怀。
野外地质工作
持续深耕,服务国家战略
目前,项目组正基于已有成果,进一步优化找矿模型、找矿方法,部署新一轮深部探索工作。四川省第四地质大队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力争在苏贝希地区实现找矿重大突破,为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贡献更多“四川力量”。同时,项目成果也将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供坚实的资源支撑,助力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巍巍昆仑见证初心,找矿报国彰显担当。四川省第四地质大队将以苏贝希项目为新的起点,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更多地质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