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引大济岷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雅安市天全县召开。
引大济岷工程是四川省水利史上投资最大、线路最长、受益最广跨流域引调水工程,承担着优化成渝地区水资源配置、强化水安全保障、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工程建成后,将新增灌溉面积17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91万亩,供水人口达3413万人,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省地质局充分发挥“地质尖兵”作用,统筹下属一大队、三大队、四大队、十二大队等骨干力量,在项目前期提供精准技术支撑,全力保障这一重要工程顺利推进。

一大队:破解地质安全核心难题
一大队勇挑关键性专题任务,聚焦地质安全与水文地质核心问题开展系统攻坚,创性应用“天—空—地”一体化“三查”技术体系成功构建三维精细化数字模型,实现了对隐蔽风险的“透明化”洞察,精准完成4条泥石流沟、14个高陡边坡的精准评价,对工程总干线及南北支线总长300余公里的输水线路开展多尺度水文地质调查,针对隧洞穿越的岩溶含水段开展1:1万水文地质调查,并完成开工仪式场地及沿线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任务,为工程线路优化、施工安全与开工顺利推进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地质依据

野外含水岩组富水性调查
三大队:突破复杂洞段钻探瓶颈
三大队运用自研专利工艺——绳索取心结合三层管取心钻进工艺,有效破解区域断裂带复杂地层难题,高效完成复杂洞段第一批两个水平定向钻孔的岩心钻探施工工作,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1200余米,并高效配合完成后续系列孔内测试工作,为复杂隧洞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的查明、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安全设计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裂隙编录
四大队:技术革新解决复杂地层取心难题
四大队高质量完成莲花山隧洞、雾山隧洞等五个重要核心隧洞的部分勘探施工任务,在施工中创新采用前置底喷钻头结合三层半合管取心技术,成功解决复杂地层取心难题;同时配套使用冲洗液固控系统装置,有效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扰动,为工程安全、优质、高效与绿色推进提供了坚实支撑。

高陡边坡典型断面测量
十二大队:水平定向钻探首次突破2000米
十二大队采用水平定向全孔取心钻孔技术,钻取孔深超2000米,为小口径金刚石绳索连续取心在工程勘察领域全国最深水平钻孔,同时作为引大济岷技术支撑单位之一,还将继续在超深斜钻孔施工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全力保障引大济岷工程顺利实施。

野外踏勘
下一步,省地质局将继续坚守地质报国初心使命,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为引大济岷工程建设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地质支撑服务,为四川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地质力量。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