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四川省地矿局
擎旗奋进铸地质脊梁 深耕找矿护资源安澜 ——四川省地质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三周年侧记
来源: 省地质局 作者: 宣传处 编辑:王丽 发布时间: 2025-10-20

室外秋雨绵绵,室内春意盎然。

尤记得2022年10月的一天,坐在会议室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的情景,整场会议气氛热烈,与会人员情绪高涨,回望地质事业的奋斗历程,分享备受鼓舞的激动心情,畅谈学思践悟的心得体会,共谋贯彻落实的思路举措。

2022年10月2日,这封从中南海发出的重要信件,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地质工作的殷殷期待,如激昂的号角,在齐鲁大地奏响“英雄地质队”奋进强音,也走进了全国地质人的精神世界。

三年来,这份对全国地质工作者的激励,跨越万水千山,在巴蜀大地深深扎根、蓬勃生长。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省地质局以重要回信精神为行动指南,高举“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旗帜,在改革发展、地质找矿、地灾防治、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累累硕果,书写出新时代地质报国的“四川篇章”。

改革破局:重塑地质找矿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让“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这一重要论断,成为地质人坚定前行的行动纲领。四川地质人以改革为笔,绘就发展新蓝图。

2021年12月27日,四川省地勘单位改革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一局一院一集团”挂牌成立,构建起“管理机构+公益性机构+企业集团”的地勘队伍全新格局。2023年3月16日,四川省地质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完成局属单位“30合16”的机构重塑性变革。新组建的12支区域性地勘队伍,明确以深度扎根地方为使命,化身“不走的地质队”,将“地质管家”式服务全面覆盖全省21个市(州),在能源资源保障、地质灾害防治、生态文明建设等关键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有力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场刀刃向内的改革,正是对总书记奋力书写新篇章号召的有力回应。

省地质局区域性地勘单位集中授牌

改革激发强劲活力,带来质变飞跃。“两三个地质队合并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四川省第一地质大队党委书记、队长余正良深有感触。该大队由擅长水工环地质、在西南地区业务领先的原成都水文队,与历史上屡有重大找矿成果的原109地质队合并而成,两支特色鲜明的队伍优势互补,专业门类更加齐全,技术实力大幅提升,承接大项目、好项目的底气十足。

如今,改革重塑后的四川省地质局已焕然一新。队伍愈发精干,实力显著增强,效益持续向好,处处闪耀着践行重要回信精神的实践光芒。三年间,全局总收入跃上新台阶,突破70亿元大关;经营收入保持两位数年均增速,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经济目标筑牢根基;新签合同额快速增长,发展动能不断汇聚;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借贷规模和利息实现大幅“双降”,资产质量持续优化;12个地质大队改革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先后有4个地质大队荣获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找矿进展突出和成效显著单位称号,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综合地质旗舰大队脱颖而出。

攻坚突破:镌刻资源安全誓言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地质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四川地质人坚守的铮铮誓言。

四川省地质局把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作为全局“一号工程”,组建了7个战略性及优势矿产资源专家团队和攀西地区技术攻关团队;编制完成全省21个市(州)地质矿产“一张图”和找矿行动推进方案,“一市一图”挂图作战;秉持“查缺、找量、强优、增产”目标,聚焦“新区突破、老区增储”重点,建立“一月一推进、一季一调度”工作机制,全力攻坚找矿难题。

锂、铜、金、磷、钒钛、稀土、锰、石墨、页岩气、煤层气等能源矿产、大宗矿产、战略性新兴矿产领域取得找矿重大突破。

锂矿方面,探获甘孜雅江木绒氧化锂资源量近100万吨,是国内平均品位最高、亚洲规模最大的伟晶岩型单体锂矿,为我国实现找锂重大突破起到了示范作用。马尔康地拉秋锂矿、新疆和田县阿克沙衣锂铍稀有金属矿勘查均取得重要成果。在海外津巴布韦探获锂资源量近30.4万吨,实现海外找锂重大进展。

雅江县木绒锂矿勘查项目

金矿方面,松潘东北寨金矿勘探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有望成为四川目前探明金资源量最多的矿区。探获新疆巴什干克金矿资源量70.77吨,为新疆境内昆仑山首次发现的特大型金矿床;探获康赛音I号砂金矿金属量11.66吨,达大型矿床。同时,还大力实施了木里县布昌南金矿勘查、甘肃康县张家山金矿普查等多个金矿勘查项目。

 

松潘县东北寨金矿床勘探项目

磷矿方面,探获马边黄家坪磷矿石资源量约3.7亿吨,是四川省近五年来财政投资发现的最大规模磷矿床。探获雷波马颈子东磷矿石资源量超1.3亿吨。雷波阿居洛呷磷矿、牛牛寨磷矿分别查明磷矿石资源量1.387亿吨、2.288亿吨,上榜自然资源部2024年前三季度找矿突出成果名单,为建设国家级磷矿资源基地注入强劲动力。

 

雷波县阿居洛呷磷矿项目ZK0303深孔

钒钛磁铁矿方面,核实攀枝花红格南钒钛磁铁矿储量32.56亿吨,采矿权拍卖成交价达61亿元。会理庙子沟铁矿勘查、会理茨竹菁钒钛磁铁矿勘查及储量核实、石棉县大河坝钒钛磁铁矿地质勘探等多个钒钛磁铁矿勘查项目正如火如荼推进。

稀土矿方面,打通技术难点和痛点,核实冕宁牦牛坪稀土矿资源量超496万吨,实现“再找两个牦牛坪”的重要目标。在马达加斯加探获稀土资源量268万吨,提交超大型轻稀土基地一处,找矿成果受到中国工程院毛景文院士、马达加斯加国民议会议长高度评价。

 

冕宁县牦牛坪稀土矿储量核实勘查项目开工仪式

 

青川毛湾里锰矿项目野外岩心编录

此外,在铜矿、铅锌矿、锰矿、石墨、地热、页岩气、煤层气等找矿领域也成绩斐然,多个找矿项目荣获国家高级别奖项,相关技术和理论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并形成优势技术团队矩阵:一大队凭借核心技术在稀土与地热资源勘查中成果显著;二大队深耕钾盐勘查技术,掌握行业领先方法;三大队专注锂矿找矿技术,突破多项关键难题;四大队在钒钛矿产勘查上构建起特色技术体系;五大队在锰矿勘查领域形成专业技术优势;六大队精研气体矿产勘查技术;七大队在磷矿、铜矿勘查上独具深厚竞争优势;八大队在萤石矿找矿方面形成不可替代的勘查实力;九大队时频电磁探测技术在油气勘查中广泛应用;十大队以先进技术在金矿勘查领域屡创佳绩;十一大队煤、铀等能源矿产勘查优势突出;十二大队在“地质+生态环境”领域开辟科技创新新赛道……

这些成果的背后,是地质人对重要回信精神的深刻践行与不懈追求。四川省地质局地质矿产处处长杨利容表示:“从山东到四川,从浅部到深地,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的嘱托,现在不仅能找好矿、找大矿、找急需的矿,更能在成矿理论创新上走在前列。”

精神传承:辉映新征程的旗帜

“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攻坚克难”,总书记始终牵挂着地质行业艰苦的工作环境。曾有民谣“有女不嫁地质郎,一年四季守空房”,生动描绘出地质工作者常年奋战野外、以山川为家的艰辛。在这样的环境中坚守,离不开强大信念的支撑。

 

地质队员在野外艰苦工作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自1983年提出以来,成为中国地质人的精神坐标。它源于老一辈地质学家“把地质图绘在祖国大地上”的豪迈誓言,在代代传承中不断丰富发展。重要回信中的“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与“三光荣”精神深度交融,激励新时代地质人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为巩固找矿技术优势、培养优秀地质人才,四川省地质局组建青年找矿突击队,大力实施“师徒结对”计划。“每一块岩石都是大地的密码,我们要做的就是破译它”,第三地质大队青年技术员姚伟和队友们在川西锂矿勘查项目中,克服高原恶劣气候,在荆棘丛中开辟勘查路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地质精神。一名参加“师徒结对”计划的90后地质队员在日记中写道:“当我第一次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矿脉走向时,突然明白了什么是‘薪火相传’。”

每当地质灾害发生,四川省地质局的专家团队总是第一时间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在“黄金72小时”高效完成次生灾害应急排查,为抢险救灾提供精准的技术支撑。在“2·8”宜宾筠连山体滑坡应急抢险救灾中,第十二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黄学争分夺秒、通宵达旦开展工作,准确预判次生灾害险情,她说:“地质人早就习惯了与危险同行,灾区群众等不起我们的犹豫。”

 

地质队员在野外项目翻山越岭开展工作

从传统的地质锤、罗盘、放大镜“老三件”,到如今的卫星遥感、量子磁力仪等高科技装备;从单纯找矿到全方位服务社会民生,地质工作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但“三光荣”精神的内核始终未变。在崇山峻岭间,地质人步履不停,用坚守诠释爱国情怀,用专业书写奉献篇章,铸就出一支关键时刻靠得住、危急时刻顶得上的“地质铁军”。

科技赋能:点燃地质勘查之光

三年前,重要回信中提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科技攻关”的要求,为地质科技创新指明方向。

科技创新重塑找矿范式。在丹巴县石锅棚子—竹子沟镍多金属矿普查项目中,首次采用直升机TEM测量、航空电磁法测量结合音频大地电磁法测深测量的“空地一体化”地质勘查综合模式,为高海拔深切割高山区找矿突破提供了新思路。盐边县红格矿区深部及外围钒钛磁铁矿普查找矿研究创新红格大岩盆演化理论,拓展第二找矿空间,提出“理论模型导向、地质物探定位、深部钻探验证”的找矿方法组合,科研成果获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丹巴县石锅棚子—竹子沟镍多金属矿普查项目开启“空地一体化”地质勘查综合模式

科技创新赋能地灾防治。《实景三维数据赋能川西复杂山区城镇功能疏解与地灾精准防治》项目,以实景三维数据为核心,联合先进技术实现从“平面分析”到“立体管控”、从“经验判断”到“数据驱动”的跨越。《基于三维地理模型的渠江流域洪涝灾害预警技术研发及应用》融合多源数据,开展灾前综合预警与损失评估,为防灾减灾提供有力支撑。

 

某高新区实景三维可视化智慧平台

 

实景三维数据赋能川西复杂山区城镇功能疏解与地灾精准防治

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宜宾氯化钛白尾渣固废资源化利用研究及成果转化项目,解决企业固废处理难题,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径。《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雷波岩脚磷矿绿色高效勘查》实现了从传统二维向智能三维跨越,为矿产资源绿色开发提供创新范式。

 

氯化钛白尾渣综合利用生产线

三年前的重要回信,为地质工作标注时代坐标;三年来的生动实践,彰显出四川地质人“地质报国”的使命担当。从山东到四川,从渤海之滨到雪域高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四川省地质局正以“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契机,立足四川、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向着地球深部进军的号角愈发激昂,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信念愈发坚定。

 

相关推荐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北路一段25号
电话:028-83232612
事业单位 政府网站找错
  • 微信微信
    微信二维码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