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四川省地矿局
贡嘎雪山脚下的坚守与超越 |十一大队海螺沟地灾治理施工项目组工作回眸
来源: 第十一地质大队 作者: 石佳兴 陈科 编辑:王丽 发布时间: 2025-09-24

三处滑塌体,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坡面清理约5.65万平方米,全长约两公里的治理“格子衫”……当最后一方混凝土在格构梁间凝固,磨西台地的悬崖从撕裂的伤口变成大地的诗行。

贡嘎雪光映着由钢筋脉络组成的“格子衫”,雅家埂河在驯服的边坡脚下安静流淌。此刻回望,工程的刻度不是冰冷的数量与工期,而是地质人的鞋印踏碎险峰,是安全帽下凝视裂缝的热烈目光。这里记录的,既是石与钢的搏斗,更是贡嘎雪山脚下的坚守与超越。

悬崖边缘的锚定:当绝壁与执念交锋

地质的狞厉在最初便扑面而至。面对“482-488,农贸市场,神龙宾馆”滑坡80°悬崖绝壁上松动的“冰水堆积层”,钻机钻进2m后如同撞上隐形巨盾。“一天时间连一个完整孔都打不出”,项目经理丁志秋的话在项目部无力的回荡。冰水堆积层中的漂卵石与孤石让钻头扭曲报废——它们仿佛是大地设下的关卡,要将人的勇气和工具寸寸瓦解。

而答案,往往从油污和实践中给出。丁志秋通过和源头厂家进行理论推演,外加一线钻机作业人员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互相探讨、互相印证,经过20余天收集各类钻机、钻杆、钻头在冰水堆积层内的钻进数据,最终确定“40轻型锚固钻机+跟管+中心钻+扩孔环”的施工工艺,确保在锚孔钻进过程中减少对坡体的影响,避免因施工导致坡面局部垮塌,使锚杆成孔率达100%,堪称地质与坚守较量的转折点。

脚手架搭建则是一场关于高度与智慧的“芭蕾”。直立式方案在反坡上寸步难行。施工员一句“分段生长,铆钉咬山”点破迷宫:将坡面切分成20米网格,阶梯式向上“攀爬”,每段钢架都用加固锚杆狠狠咬进山体——如同给山体系上生命索扣。当钢骨架如银色游龙盘踞于壁,当地群众不禁连连赞叹。

“网格三人组”:让安全隐患无处可藏

蜀山之王——贡嘎雪山之下,安全二字重如生命本身。每一次松懈都可能换来深渊的吞噬。面对险情,“网格三人组”成为最小却最关键的作战单元——技术员、安全员、班组长结成“铁三角”,覆盖所有作业面。

安全员杨健的名字,已被当地百姓铭记。从开工到竣工,暴雨突袭后,他必会在坡顶进行安全巡排查,确认安全后方才允许作业人员施工作业。施工过程中,不管是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总会在脚手架上发现他的身影。

高空作业,“双钩”规范是用伤疤淬炼出来的铁律。曾经因单钩脱扣险些坠落的一幕成为永远的警告。杨健的示范刻进所有人的眼底:攀爬时双钩必须交替锁死锚点,一钩不松,一钩紧扣!“安全带,生命带,安全钩,救命钩”,晨会上的呼喊成了最朴素的生存口号。

“露出来的只是锚头,支撑一切的,都埋在地下”

回望断崖之上,十五个月的风雪,凝成锚杆钻入地层时所发出的低沉交响。当我们终于站在以格构梁搭建而成的“格子衫”坡顶时,听到孩童的欢笑声时,仿佛理解了老工人所言的精髓:“干工程的人就如同锚杆——露出来的只是个小头,真正支撑一切的,都埋在地底下,是那种敢于奉献,敢于奋斗,敢于拼搏的精神。”

三处滑塌体治理后,5724根锚杆打入贡嘎雪山脚下,使生活在坡顶1340名群众悬着的心终得安放。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灾害的战役:有丁志秋“除了下雨,停工要令一票否定”的坚决;有项目技术人员“为加快施工进度,三月一回家的坚守”;有安全员“雨后及施工前、后,脚手架上安全巡视的背影”。正是这一个个平凡身影——他们共同编织了一张用责任和技艺交织的最美“格子衫”。

当“格子衫”抚平大地的伤痕,贡嘎的雪光为这沉默的守护加冕。磨西台地见证了跨越冰水堆积层的智勇较量,那是用鞋底丈量险峰、用数据穿透顽石的倔强。从“一孔难求”到“钢骨安澜”,从风雨巡视到网格联防,四川省第十一地质大队以血肉之躯和赤诚之心,将奋战身影如锚杆般深埋,于蜀山脚下铸就守安基石。他们诠释的,正是地质魂魄的无声伟力——在深渊边缘镌刻坚守,于生命之上践行超越,为千家万户托举稳稳的安泰山河。

相关推荐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北路一段25号
电话:028-83232612
事业单位 政府网站找错
  • 微信微信
    微信二维码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