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四川省地矿局
【“书香自然 智慧人生——天府地质杯全国自然资源系统读书大赛”】三等奖作品 《圈里圈外的生态文明》
来源: 106队 作者: 熊宴 编辑:马杰媛 发布时间: 2020-05-08

熊宴近照

看着逐渐长大的蘑菇圈,阿妈斯炯的心里是舒坦的,她这一生啊,和这蘑菇圈经历了太多的往事。

她想起那年学着工作组用酥油煎出好吃的松茸;想起那年灾荒,吴掌柜教她认识野菜,羡慕她找到属于自己的蘑菇圈;想起那年她用水桶浇灌蘑菇圈,和胆巴一起挨家挨户的送蘑菇,救助机村的村民;后来啊,她的蘑菇圈还给孙女攒够了学费,给儿子媳妇买了一辆富康车;再后来,她的蘑菇圈就被儿子那同父异母的妹妹丹雅给弄去啦。

这个蘑菇圈承载了阿妈斯炯一生的记忆,那和她一直哺育成长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啊,看着它们冒出小脑袋,看着它们变成一个个好看的蘑菇汉子,也看着他们成为家里的美味佳肴和村民们的希望。这个圈是秋收冬藏,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常,更是这祖祖辈辈根植在机村土地上的一份子,可什么时候就成了大家伙争相去抢、去争、去掠夺的东西了呢?“那些被六齿钉耙翻掘后的暴行现场,好些白色的菌丝——可以长成蘑菇的孢子的聚合体被从湿土下翻掘到地表,迅速枯萎或者腐烂,那都是死亡,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枯萎的变成黑色被风吹走,腐烂的,变成几滴浊水,渗入泥土。那都是令人心寒与怖畏的人心变坏的直观画面”。

这是阿来“山珍系列”作品之一《蘑菇圈》,简短的一个故事,两个小时就能读完,不需要读者费脑,却能印入脑海,久久挥之不去。

阿来用纹路清晰又简练的语言,讲述着一个质朴的故事,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愿意写出生命所经历的磨难,罪过、悲苦,但我更愿意写出经历过这一切后人性的温暖”。于是那些人间险恶与文明泯灭的背后,都能看到深藏人性的温暖,就像阿妈斯炯所护持的生生不息的蘑菇圈。

哪种文明才值得我们去传承延续呢?是阿妈斯炯的隐忍、宽厚、良善,还是刘组长从外面世界带来的文化与制度?是阿妈斯炯怀着敬畏与感激,呵护孩子般呵护蘑菇圈更值得我们留恋?还是面对外面经济世界的惊涛骇浪,去推广蘑菇圈的丹雅?这圈里圈外的世界,谁能说得清道的明哪个才是真正的文明?

诸多文学作品在探讨乡村和城市发展时,都会站在乡村的角度,去放大破落和问题,很少有人剥开现象,去研究其中内里的本质。

文学作品在于人生况味,它在人性的晦暗中、在城市的交错中、在面临的命运中,找寻生命的坚韧与情感的深厚。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不忘记时代的前行,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阿妈斯炯不可以,丹雅、胆巴、机村的村民和发展的机村都不可以。

在面对腐朽、破败、失去的同时,我们所触及到的还有发展、绿色、重建,如果单纯的去说它的凋敝是不全面的,人类面对时代发展的真正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甚至没有到凋敝的程度。

这些年,我们可以看到了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退耕还林、精准扶贫,这都是对这个问题正视的结果,更是对生态文明推进的诠释,总体来讲,文学不能只谈凋敝,更要注重到新生事物的发展和新情况的出现。必须承认,该消失的总归会消失,该成长的也会茁壮成长。而阿来的作品,给了我们一种更宽广的可能。

每次看阿来的作品,都会有种亲切感,这种亲切始于他当年报考院校时,填报的都是地质专业,也始于作为作家,阿来对于人与生态环境的思考,属国内第一人。

中国的文学作品推崇唯人独尊,所有的隐喻和比喻,最终都落实到了人的身上,而在《蘑菇圈》和山珍系列中,更多探讨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关联,这大概和阿来常年喜欢徒步行走有很大的关联,在他眼里,地理就是文学的骨架,而江河山川,才是生态文明的血肉。

作为一个地质人,我也曾多次驱车从都汶高速往甘孜阿坝州里行进,我们的前辈曾说以前这里是树木青葱广阔的原始森林,一度完全是光秃秃的景象,而这些年里面的植被都已经开始慢慢恢复了,一路葱茏,是我最直观的感受。

我们这些地质人,曾是山川的开拓者,也是绿色发展的践行人,生态文明的建设可能是一个长远的过程,但只要积极去面对,将文学之心和地质之情融在这时代的命运里,相信绿色发展绝对不是一句空谈,这圈里圈外的情谊比较拥有一样的人性温暖。

相关推荐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北路一段25号
电话:028-83232612(白天) 028-83380239(夜间)
事业单位 政府网站找错
  • 微信微信
    微信二维码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