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西藏翔龙矿业朱诺铜矿选矿厂区。山坡上,一道细微的裂缝正悄然延伸,碎石零星滑落——这是大地发出的危险信号,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已经展开。最终,当边坡局部轰然垮塌时,施工机械已安全撤离,人员无一伤亡,一场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事故被成功化解。
这一切的背后,是五大队生态公司项目团队的专业坚守与精准研判。项目执行经理潘宇带领技术团队,以丰富的经验捕捉到大地的“异常呼吸”,用果断的处置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闻险而动,高原响起预警哨
11月13日上午10时,高原阳光刺眼,寒风凛冽。现场监测人员最先捕捉到异常——中间矿堆边坡出现局部梭滑迹象。“立即启动重点监测!”接到报告的项目执行经理潘宇第一时间通知雷达监测站。10时47分,监测站反馈确认持续形变信息。
险情就是命令!潘宇立即带领技术团队奔赴现场,开展初步排查与风险研判。高原反应、陡峭地势、复杂环境……在可能发生的危险面前,所有困难都显得微不足道。
13时44分,边坡监测数据出现超限预警!“发布风险信息,同步通知所有相关人员!”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传达到位。从发现异常到全面启动应急机制,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分秒必争,展现了专业的“五队速度”。
向险而行,精准研判锁定危机
14时,潘宇带领技术团队开始了全方位排查。现场地势较陡、环境复杂,技术人员克服现实条件,采取人工徒步的方式,对1级至3级边坡进行逐段、逐面检查。在3级边坡区域,团队终于锁定关键迹象:局部裂缝加速发育,碎石持续滑落,马道下沉达5公分,且与板墙混凝土明显分离。
“这是垮塌的前兆!”潘宇凭借丰富的现场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迅速判定该区域存在随时发生局部垮塌的风险。
科学处险,刚撤离即见塌方
情况紧急,潘宇立即将排查结果和研判结论上报业主方,同时果断下达指令:“立即组织下方所有机械撤离!”指令就是生命。现场人员迅速行动,组织机械设备紧急撤离至安全区域。就在机械刚刚撤离至安全地带不久——原本的施工区域发生垮塌。垮塌长度约20米,深度2-3米,顶部距离原机械施工位置仅40米左右。
望着扬起的尘土和坍塌的边坡,现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再晚点,后果不敢想象……”一位现场施工人员后怕地说。
技术团队望着坍塌区域,紧握的对讲机终于稍稍放松。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化为了欣慰——他们用专业和责任,成功守护了矿山的安全生产,这就是“五队担当”。
忠诚守险,高原绽放担当之花
2025年11月15日,西藏翔龙矿业安委会发文,对在中间矿堆边坡安全事件中表现突出的单位予以通报表彰。生态公司凭借响应迅速、排查细致、处置有力的优异表现,获得业主方高度肯定,受到通报表彰。
这不是五大队在朱诺铜矿的第一次优异表现。在2025年4月、5月,生态公司两名技术员就因技术方案优化、现场施工管理等环节表现突出,连续获得翔龙矿业的表彰。
“在为业主服务时,我们不仅着眼于当前任务段,更从整体项目出发,积极协同相关单位、部门,为业主提供更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更细致的服务质量,全力护航项目的安全生产。”潘宇表示。这种“服务业主、敬业忠诚”的执着追求,早已融入五大队每一位队员的血脉中。
从信息共享到决策协同,从资源调配到现场执行,五大队与业主方、合作方在关键时刻形成了高效联动的合作机制,共同构筑起安全生产的坚固防线。

山河为证,使命在肩写忠诚
高原的风,吹不散地质人的执着;险峻的山,挡不住守护者的脚步。那双踏遍矿山的登山鞋,那本写满数据的记录本,都见证着他们对安全的极致追求。
他们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每一次风险排查里、每一处隐患识别里、每一次果断处置里,写满了对安全生产的庄严承诺。这承诺,烙印在高原矿山之间,铭记于合作方心中,更熔铸在无数坚守矿山安全一线工作者的担当之中。
此次成功处置边坡险情,是五大队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的生动体现。以专业诠释责任,用行动守护安全。在雪域高原、在野外矿山,五大队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耐劳、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持“敬业忠诚、积极阳光、创新成长、合作成就”的核心价值观,用实干实绩诠释新时代地质人的初心与使命。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