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广元市科协主办的“天府科普大咖说”活动走进利州区荣山镇。四川省第十地质大队生态环境修复中心副主任王振聪受邀作专题讲座,为当地基层干部及监测人员讲授了一堂生动实用的防灾减灾“必修课”。
本次讲座聚焦《地质防治应知应会及突发地灾技术支撑保障要点》,结合荣山镇国土资源、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各村(社区)干部及地质灾害监测点责任人员的实际需求,采取“理论+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王振聪通过精心制作、图文并茂的PPT课件,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与危害特征,重点剖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常见灾害类型的识别标准,还系统梳理了“预测预防、全民参与”的防控体系架构,明确了乡镇、村(社区)、监测员三级职责分工。
“基层防灾的核心在于‘关口前移’。”王振聪在讲座中提到,既要强化风险动态排查机制,从源头阻断灾害隐患,也要构建全链条闭环管理的监测预警体系,确保预警信息精准触达受威胁群众。他结合今年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养生苑度假酒店后侧滑坡等2起成功避险案例,说明基层干部群众高效协同的重要性——从动态巡排查到识灾辨灾,从主动上报线索到应急处置转移,完整的应急响应链条正是“全民参与、预防为主”防灾理念的体现。
活动现场互动热烈,参加听讲的当地基层干部及监测人员纷纷表示讲座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指导性,特别是对隐患排查技巧、预警响应流程、群众转移方案等关键环节的细致讲解,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荣山镇一名村干部说:“听了讲座,遇到地灾异常情况晓得要怎么查、怎么报、怎么防,心里不㤺,更有底了!”
此次科普活动是四川省第十地质大队凭借专业技术力量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通过将前沿地质科学知识转化为接地气的工作方法,不仅有效提升了基层人员的防灾意识和业务能力,更推动了“人防+技防”的深度融合。后续,四川省第十地质大队将持续深入参与此类科普行动,进一步夯实基层地质灾害防御基础,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筑坚实屏障。
与此同时,《王振聪专家科普讲座》在广元电视台文化生活频道同步播出,让防灾知识突破现场局限,触达更多市民,为公众学习防灾技能提供了便捷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