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战略部署和新《预算法》精神,按照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四川省财政绩效管理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要求,根据省财政厅下发的《关于开展2018年省级部门整体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川财绩〔2018〕12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局2017年度部门整体预算绩效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单位概况
(一)机构组成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简称“四川省地矿局”)前身为西南地质局,于1950年在重庆成立。1956年撤销西南地质局,组建四川省地矿局。1999年由国土资源部划归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是一支融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生态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城市地质等为一体的地质勘查专业队伍。内部机构为办公室、规划发展处、地质矿产处、地质环境工程处、经营管理处、科技处、对外合作处、安全生产管理处、财务处、人事处、审计处、宣传信息处、党群工作部(机关党委)、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地质工会、驻局纪检组。
(二)机构职能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是四川省人民政府领导下的正厅级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
1.贯彻国家和省有关地质勘查、矿产开发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全局地质勘查与矿产开发等产业的生产计划;研究制定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规划和规章制度。
2.承担全省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质调查工作。承担全省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推进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矿山环境地质调查等工作。
3.推进地质科技进步,进行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开展前沿性、基础性地质科学研究,开展地质相关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应用研究。
4.组织所属单位发展矿产开发等相关产业,开拓省外、国外地质勘查开发市场。
5.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负责所属单位地质勘查经费的使用和监督管理工作,并受省政府委托以出资人的资格经营和管理所属单位的国有资产。
6.管理所属地质勘查队伍,指导所属单位改革和发展。负责所属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所属单位文明建设,保持地勘队伍整体稳定。
7.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人员概况
截止2017年12月31日,我局在职职工人数10,500人,其中:参照公务员管理人数86人,全额拨款事业人数10,414人。离休职工人数74人,退休职工人数12,423人。
另外下属23个单位共有协解人员361人。
我局有专业技术人员528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2人,副高级职称826人,中级职称2057人,初级职称2334人。
二、部门财政资金收支情况
(一)部门财政资金收入情况
2017年地矿局财政资金收入总额为107,517.35万元。
(二)部门财政资金支出情况
2017年地矿局财政资金支出总额为107,517.35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91,265.38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4,440.70万元,项目支出11,811.27万元。
三、部门财政支出管理情况
(一)部门决策情况
1.部门目标任务
按照单位职能职责、国家法律法规和中长期规划,结合单位自身发展,确定目标任务。制定的目标任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事业单位职能职责、符合单位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经营目标做到细化、量化、客观实际,确保实现。
2.预算编制
按照新《预算法》有关规定和《省财政厅关于编制省级部门2018-2020年支出规划和2018年部门预算的通知》(川财预〔2017〕104号),我局组织所属单位统一学习了2018年部门预算编制政策口径。按照“优先保障、严格标准、综合预算”的原则及《预算法》的相关要求,及时完成了预算基础库、项目库、预算草案和项目绩效目标的编报工作。
基本支出按照优先保障人员支出的原则,在保证人员支出的前提下,再安排日常公用支出。项目支出按项目的工作任务和相关规定确定目标任务。
3.绩效目标
绩效目标是预算编制的前提和基础,按照“费随事定”的原则,2017年专用项目按要求编制了绩效目标,从项目完成、项目效益、满意度等方面设置了绩效指标,综合反映项目预期完成的数量、成本、时效、质量,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情况。
(二)综合管理情况
1.分配时限
局根据财政厅下达的预算控制数及时分配到下属31个二级预算单位,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编制完成2018年部门预算草案。
2.中期评估
按照《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级预算执行中期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川财预〔2015〕108号)要求,对尚未执行完毕的部门预算项目进行了逐一评估论证,调整项目经费政府采购方式37.70万元。
3.绩效监控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战略部署,我局对下属31个二级预算单位进行全面全过程绩效监控。
严格执行经批准下达的财政预算,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安排各项资金,无超预算安排支出的行为。
2017年我局根据国家、省相关文件制订了《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绩效监控管理办法。对重点项目(如地勘单位发展能力提升专项资金、省地勘基金项目)重要支出进行全过程绩效监控。
4.非税收入执收
2017年我局下属局机关等12个单位上缴国库非税收入816.35万元,其中国有资产房租收入771.21万元,国有资产报废处置收入41.43万元,其他收入3.71万元。
5.资产管理
我局所有资产均纳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并及时在系统中完成资产增减变动,资产存量数据真实、准确。
资产的购置严格按照《四川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和家具配置标准》的规定配置,没有超标准配置。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和要求及时、准确、全面的开展资产盘点和清查工作。
2017年我局组织完成了对局机关和局属单位400余宗资产处置评估、报批等相关工作,完成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并上报报表,报表编制质量水平较高,受到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通报表扬。
按照存量资产情况和资产配置标准,结合履行职能职责的实际需要,编制完成2018年新增资产配置计划预算。
6.内控制度建设
根据财政厅内控制度建设管理要求,2017年我局制订或转发了《预算管理暂行办法》、《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四川省地矿局培训费使用办法》、《四川省地矿局局本级自有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全面构建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省级预算调剂暂行办法》、《四川省省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暂行办法》、《加强省级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管理的指导意见》、《四川省政府采购评审工作规程》、《关于做好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等制度文件。
我局下属单位对现行制度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截止2018年5月底,新制订制度文件173个,修订制度文件185个,废止文件13个。全面推进内控制度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7.信息公开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积极主动做好公开工作。根据省政府的统一安排,按时在省政府网站、局官网公开2017年部门预算、2016年部门决算、2017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并安排做好了跟踪舆情,主动引导,及时解疑释惑的各项应对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8.绩效评价
强化绩效管理理念,促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有机融合,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公开性和公正性。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健全绩效目标逐级审核、统一批复、全程监控机制。积极开展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进一步扩大监控范围。积极拓展预算绩效评价内容和范围,深入开展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积极开展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推行财政政策绩效评价。
根据省财政相关文件的要求,2017年共完成了3份绩效评价报告,在自评过程中,不断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并获得省财政厅通报表扬。
(三)部门绩效情况
1.部门履职情况
2017年,我局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九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坚持“为工业找矿,为产业和民生服务”的工作基调,精准对接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推动“五个地矿”建设,不断开创地质工作新领域,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地矿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全局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2.13%。
——转型升级动能加快蓄积。“科技地矿”、“智慧地矿”、“绿色地矿”建设迈出重要步伐,面向市场融入“大地质、大国土、大环境”成效明显。
——地勘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全年争取并投入地质勘查资金59,367万元,实施地质大调查等各类项目1,948项。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27,283平方千米,1:5万矿产调查6,892平方千米,固体岩芯钻探12万米。省内勘查项目次第开花,新增矿产资源量铜铅锌5万吨、石墨矿物120万吨、氧化锂20万吨、稀土氧化物23万吨。省外找矿在青海、新疆、西藏、贵州、重庆、云南等地实现重要进展。境外找矿在老挝、刚果(金)、缅甸、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和地区取得新的发现。
——地勘队伍保持和谐稳定。“平安地矿”、“廉洁地矿”建设扎实推进。我局被评为省维稳工作先进单位和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2.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全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全国、四川省“两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和干部职工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主动调整适应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新形势,积极跟进对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文化旅游、应急管理等领域的新需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为工业找矿、为产业和民生服务,保持打造“百亿地矿”战略定力,深入推进“五个地矿”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艰苦奋斗,担当尽责,砥砺前行,推动全局各项事业有新的突破,为落实四川“一个愿景、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四项重点工程”战略谋划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2018年全局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矿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5%左右;新增矿产资源量铜铅锌5万吨、石墨矿物100万吨、氧化锂10万吨、磷矿800万吨,页岩气调查评价获得新成果,稀土、锂资源产业发展获得实质性进展;对外合作坚实有力;各项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全局职工队伍保持和谐稳定。
为确保上述目标和任务的完成,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实施“地质+”战略,深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2)抓牢抓实“项目年”建设,努力推动地矿经济持续增长。
(3)积极推动“三大变革”,加快地矿发展转型升级。
(4)持续开展全方位合作,巩固扩大对外开放成效。
(5)全面加强和规范管理,有效防范各种风险。
(6)全面对标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
(7)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巩固新风正气。
(8)牢牢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巡视整改。
四、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评价结论
我局2017年预算目标明确、合规、合理,预算执行和各项支出,严格按照省相关规定的用途进行开支及费用核算。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按制度对各项经费的开支进行把关,确保财政资金的规范管理和使用的合规合法,做到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完整。财政专项绩效目标制定较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省有关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规定执行。
按照2018年省级部门整体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自评得分86.34分,因3个指标不涉及我局,经换算得分89.01分。
(二)存在问题
1.未对下级预算单位开展整体绩效评价。
2.无财政拨款保障的政策性支出额度逐渐增大,特别是绩效工资、遗属生活费、退休人员丧葬抚恤等均未安排预算资金,再加上近年来矿业市场持续低迷,对经营活动影响较大和地勘单位自身存在的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大多数地勘单位负担日益加重,不利于地勘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3.单位内控制度与《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8〕24号)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尚需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补充、修订、完善。
4.由于大部分地质勘查项目工作区域为偏远深山或无人区,费用支出需要现金结算,导致项目经费使用存在现金支付情况,在野外勘查工作中发生的费用要实现公务卡消费难度很大。
(三)改进建议
1.适时组织力量对下级预算单位开展整体绩效评价。
2.建议省财政能逐步解决地勘单位社会保障性支出和其他政策性支出,减轻地勘单位资金缺口的压力,确保地勘单位可持续性发展和队伍的稳定。
3.按照财政部、财政厅统一要求,在内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列出时间表,根据业务流程找出风险防范点,针对各风险点制定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4.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和可控性。单位内部要深挖潜力,强化责任意识,细化工作措施,夯实管理基础,加强统筹协调,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切实抓好部门预算和执行等管理工作,促进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不断提高。
5.建议财政部门定期组织绩效管理业务培训,提高绩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促进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不断提高。
附件:2018年省级部门整体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自评表
四川省地矿局
2018年7月6日